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booktxt.io,最快更新心灵使徒之第二地球最新章节!

    在给皇帝和内阁做出汇报以后,帝国做出来的反应就是直接联络。

    没有接触无法评判善恶,太阳系这么小,只有这两个宜居星球,其他星球早已经确定不可能存在智慧生物的可能性。而作为稀有的智慧生命,需要珍惜。对于火星的反应,普遍的推断是恐惧产生的保护心理。而作为智慧文明,对方应该有沟通的渴望。

    的确就像皇帝判断的那样,火星人很快就做出了相同的判断,当火星人认识到火星已经不可能再保密下去的时候,作为智慧生物,火星人果断的做出了沟通的决定,在随后的20天左右的观察中,发现了火星开始在30公里的大圆中开始建造了新的建筑,这个痕迹很明显,被连续观测到,在20天以后,火星通过大圆形的传递出了第一波太空信号。

    根据后来的观测,火星人很可能是建造了一片光反射阵列,采用的可能是三棱全反射装置,实现太阳光的全反射到地球上,并且采用了开关式光闸结构,能够实现快速信号传递,首先接收到的是一串间隔的光栅信号,通过天文望远镜非常明显的看到火星上的大圆圈内的闪烁,就像一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闪烁着,是固定间隔的信号,间隔时间是1秒钟,一分钟后停顿1分钟,再次闪烁。

    这边紧急将情况汇报给上去,在紧急磋商后,地球也开始建立通讯装置,也采用了同样30公里直径的反射光闸,这个工程量在自己制造的时候才发现工程量浩大。大型全反射镜要制作200万面,仅仅实现光闸开关就采用了3万多吨钢材。每一个全反射镜,采用一台电机旋转凸轮结构实现开合,转动一圈开合一次。要控制70万部电机进行管理,实现难度很大,火星人用了20天时间建成,而大唐竟然用了3个月时间才建成,刨去火星提前准备的时间,仅仅设计完成,建造开始,就花了1个月时间,制造水平和工程水平差距还是非常巨大,这个发现让皇帝陛下非常懊恼,甚至这个工程直接暴露了大唐的设计和工程实力。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好迎着头皮上。

    开始了简单的同步发射沟通,首先实现和和火星闪烁同步,告诉对方自己能够接收到信号。但是紧接着问题就来了,科学家竟然不知道如何沟通。

    因为两个星球的语言体系完全不一样,这点难倒了一大批人。

    在科学家思考如何进行沟通的时候,有人提出来一种方案,发送音乐,将音乐编码发出去。因为和火星的传输只有1个通道,开关光信号,这个编码方式让地球人感觉很为难,因为不知道编码结构,如何才能表达语言的结构信息呢?

    这次楚衍站了出来,提出了一套方案。所有的世界只有数学是通用的语言,先用数学进行沟通吧。

    刚开始的发射信号采用了固定频率的发射,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连续的素数,断点出停留5倍间隔。发射到100以内素数。对方显然明白了素数的含义,在地球发射完成后,火星重复了一遍。

    这次的含义是确认发射间隔,这个间隔是每次都会用100以内的素数来标定间隔。所以又一次用较高速度重复发送了一遍2~97这25个素数,对方显然明白了含义,按照地球的频率发射了一串同样的素数,甚至按照倒数方法,重新发射了一遍,科学家收到以后非常兴奋,显然对方明白了这个速率的含义,并且明白了数据可以反向读取的方法,这是一个重大进步。

    一天时间就是在这样的各种频率试探中度过了,在试探到50毫秒间隔以后,对方就无法识别了,没有任何回复,显然认为这个频率是很高了,再高可能不可阅读,这种频率很可能受到观测条件限制,比如云彩遮挡或者双方的大气衰减造成图像扭曲变形和模糊,使识别率减小。

    晚上的会议上,楚衍、杨忠辅和其他科学家一起讨论如何进行下面的沟通。

    在一个只有单通道进行传输的单信道下,要实现复杂的信号传输显然不太可能,现在是首先实现基本的通讯,然后试探更复杂的方法。有科学家提出来,能否采用点阵方式发射固定规格的点阵栅格图像?或者发送半反射图像,形成多种灰度等级的图像?或者发送音乐,在这个30公里直径的圆形上传输随音乐节奏的变换的图像?等等方案不一而足。

    最后大家的意见是,火星人智慧程度很高,能够解读更加复杂的图像信号,采用栅格点阵传输,效果更好,先采用带方向性的对角斜线作为试探,就是传输一个100x100的栅格图像,在正方形的栅格的右上角到左下角的连接的斜线作为栅格图像发射,定义方向和标定点阵。

    在第二天晚上一开始火星出现在视野,地球开始按照发送素数标定频率的方法,将频率标定10hz,然后开始发送100x100的图像,在发送100个点之后,停顿500毫秒间隔,然后发送第二行,然后再次停顿500毫秒,继续直到100行发送完毕。然后等待对方的回复。

    对方这次回复的内容在接收信号到以后,竟然也回复发送了100x100的内容,经过在坐标纸上标定后,赫然发现是一个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斜线。对方明白了100x100的点阵规律。这个发现让科学家再次欢呼起来,火星人是一些非常聪明的家伙。

    到此为止基本确定了火星在数学方面具备很强的基础,并且懂得点阵栅格的概念。

    紧接着,对方发来一副点阵图形,规格仍然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