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booktxt.io,最快更新三国群英风云录最新章节!

    公元210年,曹操一方面在陈留挖湖练水军,另一方面挑起关中叛乱。

    关中叛乱的起因是曹操令司隶校尉钟繇起兵攻打汉中张鲁,马超,韩遂觉得曹操这是假道灭虢,马超联合关中诸将,起兵二十万叛乱。

    曹操称丞相后没多久就吃了大败仗,孙权守长江天险,一时还收拾不了,但是曹操年事以高,他需要在六十岁前完成封公称王,就需要立不世之功,或者说是平定叛乱这样的大功为自己封公作准备。

    其二因,关中韩遂,马超一直是不安分的因素存在,拥兵自重,听旨不听调,汉中不稳,曹操的大后方就有后顾之忧。

    挑起关中诸将联合叛乱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阴谋。

    平定关中之乱,也叫渭南之战,是曹操一生中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场大胜仗。

    曹操称丞相后,内部就开始产生路线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曹操应该放下兵权,将权力交给汉帝,在朝议时解决问题,由朝廷各部门各司其职,进行处理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大家各抒已见,谁的建议和计策最有有道理,谁的道理能说服其他朝臣就实施他的方案,而不是现在做什么都由曹操说的算,曹操这种做法是独裁行为,不可取,曹操独断专行是败坏朝纲。

    赤壁大战的失败,同时也验证了这一道理。

    即然曹操能干,那你就带着你的武将去战斗吧!

    另一部分人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英明的领导者,汉室倾危,没有一个天纵英才,宏才大略的雄主,能臣,是不能匡扶汉室的。

    而这个人这就是曹操,曹操灭吕布,灭袁术,克袁绍,征乌桓,雄才伟略,战必胜,攻必克。

    如果兵权交给汉帝,交给朝廷,就会导致发生战争时争吵不休,延误战机,内部纷斗不断,是没有办法高效的对外发动战争的。

    曹操的想法,更倾向第二种。

    第一点:兵权是不能交的,交了兵权,自己小命不保。

    第二点:要交兵权得等自己立国了,我去自己的国做王,我收复的司隶,兖州,青州都给你们,你们喜欢怎么闹不关我事。

    曹操有这种想法,所以在赤壁战场的时候,是没有和以荀彧为代表的忠汉士人集团合作的,结果导致大败而归。

    以其说这些人忠于汉室,不如说,他们希望能实现士大夫共治的一种理想,也就是之前的三公九卿各司其职,打仗,搞建设各有部门统筹调度等等。

    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

    整个朝廷是为了曹操发动战争服务的,整个朝廷是曹操说的算,即使曹操很尊重他们,但是他们感觉自己是曹操的家奴,他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出的主意得到重用,但曹操只能用一个人的主意,这就产生了互不相服,觉得曹操独裁。

    以前皇帝在的时候,皇帝也是很难做的,最后皇帝厌烦了这种利益之间的争吵,躲在后宫,让太监处理,不管太监处理的好不好,反正很多问题都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朝臣只能将责任推给太监。

    皇帝每个月还是要上朝的,最后闹的没办法了,就搞党锢,把这些所谓的直吏都撤了,再卖官,那些花钱买官的人,至少老实一些,不会天天找皇帝麻烦,他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