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booktxt.io,最快更新国势最新章节!

一个小山丘附近饮弹身亡。虽然不能说是完美,但至少秦时竹交待的任务是顺利地完成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进军,即沿着京汉铁路迅速向南推进,迅速占领直隶、河南。进抵湖北。

    对于护国战争的爆发,远在江苏的冯国璋一直有一种非常吊诡的感觉,他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人物,对于政治形势和国内局势并非一无所知,他所奇怪地是,为什么护国战争是在此时而不是在别的时候打响?

    按照一般的常理推断,倘若秦时竹对于袁世凯暗杀宋教仁不满,那么早在二次革命爆发的时期就应该举旗响应。而不是等北洋军已经压制了南方国民党人后才发难,在这个意义上,他有一种深深的上当受骗的感觉。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俺们措手不及的情况下来,这不仅让他感到由衷地不爽,甚至怀疑起秦时竹是否具有先知先觉的能力来。

    但这种推断很快被他推翻了,在他看来秦时竹对于政治方向地把握是相当准确的。但是对于军事就没有那么精通了,即使秦时竹是个天才,这种周密的部署,巧妙的时间差,秘密的部队调动。完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换而言之,早在护国战争爆发前,秦时竹已有了事先埋伏,因此。冯国璋对于外界传言的那种因为袁世凯要除掉赵秉钧杀人灭口而使秦时竹获得了有利的人证、物证,并进而促使他发动护国战争地解释嗤之以鼻,以他专业的军事眼光分析,这种准备不要说是赵秉钧“自首”后短短两天内可以实现,就是事先给定这个因素,要实现如此众多军队的有效调度,也不是两天可以完成的,那么。唯一的解释是,秦时竹早就准备好了,准备在北洋军最忘形、最得意、最没有防备、最缺乏警惕地时候来一下子。

    依照着这个思路,一切都是秦时竹早有预谋的,他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其余无非就是静静地等待时机,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是,不是因为赵秉钧交待了内情而促使秦时竹动手。而是秦时竹动手本身需要一个合理的道义上地借口。这才促使了赵秉钧的“自首”。以他的眼光判断再加上对老头子一贯心狠手辣手腕的了解,他认为绝不会如此轻轻松松地就让赵秉钧溜之大吉的。这只能是秦时竹事先安排的必然结果。想到这里,他又不由得联想起北疆国防军的那次演习来,以他的军事素养判断,这次演习绝非心血来潮般地锻炼队伍,恰恰是为了掩护北疆国防军的集中、调度、进军而释放的烟幕弹,依靠这一合法*件,秦时竹完成了他的战争准备,而且还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不消说,陆军部的那些观察员全部是饭桶,段祺瑞、袁世凯也被秦时竹瞒了过去,倒是他冯国璋现在可以腾出心思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把所有公开的线索串在一起后,他很快便想明白了这些事情,不由得惊出一身大汗,无奈现在时机已经晚了,说什么也不管用。对于老头子要其北上增援的命令,他一开始是本能的抗拒,现在看来却是一种自觉意义上地做派。对方早就准备好了,我冯国璋去凑什么热闹?赶得越快,死得也越快,因此他一直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坐视二、四、五各师北上而无动于衷。他这种按兵不动和张勋地按兵不动是两回事,他是为了保存实力,避免无谓牺牲而张勋无非是要借机劫掠罢了。由于他的奇怪表现,和他关系一贯亲密地卢永祥的七师也不太情愿北上,实在是被催促的没法才赶鸭子上架,通过海军派遣去了七师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团,主力却在苏北地界磨磨蹭蹭、晃晃悠悠。

    聪明人从来不少,江西的李纯、安徽的倪嗣冲同样看出问题的不对劲,都是以这样那样的借口推脱增援命令,就是一直以“干殿下”著称的段芝贵,也借口休整,丝毫没有离开江西地面的意思……和这几个人属于见风使舵的作风不同,冯国璋预感到了风暴的来临,在他看来,北上增援的二、三、四、五各师的下场都是悲惨,无一会摆脱被护*吃掉的危险。但是,作为明哲保身处世的他又不能对此加以劝阻,否则一旦战局有变,连消耗护*实力的部队都没有了。他冯国璋既然指挥不动这些部队,干脆还是让他们和护*去耗吧,只要双方耗得筋疲力尽,自然对自己就没有什么危险了,说不定还能借此机会进一步提高地位,增加影响力。

    对于秦时竹的手腕,他也是看出来了不少,相比孙中山的蛮干,前者显然要高明的多,一贯会以道义的制高点来为政治企图服务。老头子暗杀宋教仁几乎路人皆知,但是没有确切的、直接的一手证据,孙中山就敢发起二次革命,而秦时竹就会等到掌握确凿的证据后才发难。这种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要把你打倒在地的手段是相当令人恐惧的。眼看秦时竹进掌中枢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为了避免给对方留下小辫子,也给自己留下挪转腾移的空间,冯国璋决心约束自己部队的行为。这位汉口大火的制造者此刻不但命令部队全体撤出南京城到郊区驻扎,而且还命令部队不得骚扰民众,严令禁止劫掠,违者一律死罪。对于张勋在南京城无法无天的行为,他懒得制止,但也不想同流合污……

    有部下不解,前来诉苦,大意是军饷不够、物资短缺云云,要求长官加以体恤,实际上是羡慕张勋部队的辫子军可以大肆劫掠发财,手下的部队有些心痒痒也想照办而已。不消说,这个建议立即被冯国璋制止了,军饷不够部队要暂时克服,物资不足,可以向商人暂借若干,但一定要打好“借条”。看着属下失望的眼神,冯国璋怒喝道:“别看张勋现在蹦达地这么欢,将来一概没有他的好果子吃,你们若是还想多活几天,就给我乖乖地呆着别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