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booktxt.io,最快更新国势最新章节!

。他心中很清楚,此次平藏中央的意图就是要彻底解决西藏事变。否将来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虽然在蔡锷面前立下了军令状,但平藏究竟如何平法,还需要精心思考。

    从战略层面上说二次平藏较前次平藏占有一定优势:首先川、滇两军已经平藏一次,对西藏情况、道路情况等有一定了解,对于藏兵地实力也相对摸熟了,知情性好;其次,前次平藏本来在军事上并未失利,只是英国方面对中央施加了重大压力。袁世凯无法招架而已,朱德认为秦时竹与袁世凯不同,不会在关键时刻喊停,没有了后顾之忧;再次,前次平藏川督尹昌衡与蔡锷之间心存芥蒂,四川由于兼管着西康,生怕云南方面势力坐大,不愿意滇军过多插手藏事。两相掣肘,耽误了平藏,现在川督已经换成了张孝准,他是蔡锷的老朋友、总统的心腹部下,在配合上不成问题。退一步说,蔡锷现在已出任西南军区司令,在指挥权上具有权威性,也不会扯皮。让朱德非常高兴地是。川中30师派出地加强营营长董其璋是他在北疆进修时的好友,已明确表态坚决听从他这个平藏司令的指挥,两军协调比什么都重要。最后一点优势就在于,滇军这两年来陆陆续续受到中央的照顾,大批军火物资相继拨付,滇军的实力已经非同小可,朱德所挑选的加强团可谓精英辈出,滇军精华都浓缩在里面。而30师的加强营无论装备还是人员都堪称精锐,而且有过战争经验。两相合计,明面上二次平藏比前次多地人不多在战斗力方面恐怕翻番都不止。

    当然,也有一定地隐患和劣势:第一,此次任务是要深入藏境,不但要在军事上压服藏兵而且还要在政治上震慑住*,使其不能分裂国家,政治事务远比军事事务要棘手;第二。经过前次平藏。西藏方面对于川滇两军的威力已经有所了解,难以达成突然性;第三。兵力增加、装备变优,加大了后勤压力,前去藏境路途遥远,如果无法得到适当的补给肯定不能完成任务。

    分析了利弊两方面,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部署,于是,这半个月的准备期成了朱德最忙碌的日子,一天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整个人都瘦上了一圈。

    当时,滇军进藏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取道宁远、雅州转入巴塘;二是取道中甸,经阿墩子由巴塘入藏。前一条路交通较为宽敞,但绕越太多,时间太过靡费,朱德不想师老兵疲,打消了这个念头。取道后一条路,可以与30师合兵,但后勤压力就更大。经过反复思考,朱德还是决定取道后者,为了减轻压力,他仿效北疆征蒙事宜,在巴塘设立物资中转站,并派兵500留守。川军路近,滇军路远,董其璋愉快地接受了任务,率军赶到巴塘,就地安营扎寨,囤积物资。这时朱德发挥其卓越了调度才能,一边整理军队,一边利用中央拨付的50万元雇佣云南各大商队和民夫为军队运送物资。云南商队原本赫赫有名,云土就是通过他们运送到内地地,朱德开出了相当高地价码,要求其倍道运输,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蔡锷颇为赞许,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朱德地方案,并重新打报告向中央申请军费增加。秦时竹看后,哈哈大笑,大笔一挥,又是100万征藏经费下拨。从三月下旬开始,到处可以看见络绎不绝的马队、商帮向巴塘挺进,大宗军事物资向巴塘集结。

    3月29日,滇军誓师出征,在昆明大校场上举行了盛大地典礼,蔡锷率领云南高层官员全体出席,勉力征藏军为维护祖国统一而战,昆明各大学校男女学生第二次夹道欢送军队出征。由于滇军只携带了武器装备和随身物品,行军速度大大加快,经维西大道过盐井、乡城,4月21日已抵达巴塘附近。

    自然,云南和四川方面地这些动作不可能瞒过西藏当局派驻两省的眼线,由于在第一次平藏中吃了川、滇两军的大苦头,藏兵对于在军事上胜利并无信心,藏兵司令达桑占东经过三夜密谋,终于想出了一条毒计……

    天气渐渐转暖,北京城进入了春天,满眼的绿色望过去让人心醉不已,一般民众早已往郊外踏青游览,秦时竹因为复辟案困扰,一直未能成行,直到北京市长朱启钤送上请帖,说社稷坛已改建为中央公园(即后世之中山公园),“恭请大总统出席游览”,秦时竹才逮到了放松地机会。

    说起朱启钤,还真是个人物,前清时节,十九岁就随其姨父瞿鸿机(后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入川,开始了宦途生涯。瞿时任四川学政,朱随侍左右,摹仿翟之字体,代翟氏阅卷,并在以后的十年之中,成为瞿的得力助手。众所周知,袁世凯是瞿鸿机势不两立的对头,但就是这个朱启钤,在其姨父被袁世凯整倒以后,因为才能突出,自请开缺后不久即重新被袁世凯启用,直到民国时候出任内阁总长,在二次革命后,朱启钤作为袁氏一党,迅速辞去了职务,但赋闲在家不到一个月,秦时竹一纸“才堪大用”的调令又让朱启钤被任命为代理京畿行政长官兼北京市市长,掌握了首都地区的民政实权,其三落三起的轨迹让人赞叹不已。

    中央公园的改建,是中国园林史上一大创举,反映了中国建筑界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普通民众地生活而非皇室园林或私家园林的修筑,也说明当时有觉悟的行政官员,悟出了城市建设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老百姓不仅要吃饱穿暖,还需要一些适当的休闲娱乐场所。社稷坛的改建,作为北京市的重点工程,颇受舆论好评,加之朱启钤突出的行政能力,更让众人赞不绝口。三月份,京畿特别行政区议会对朱启钤地任命进行了正式表决,朱启钤取得了八成以上地高票,成功地去除了自己职位面前的“代”字。这一任命也形成了民国中央与地方任命地宪法惯例:地方民政首长由总统提名,交地方议会审议通过,这样的惯例也为日后通过的正式《中华民国宪法》所认可。

    出席这样的庆典,让秦时竹很是高兴,不住地称赞朱启钤,虽然朱启钤年纪比秦时竹还要大上三岁,仍然对这位大总统毕恭毕敬――敢于顶着袁氏余党的帽子重用他朱启钤的,胸襟和气魄不可谓不大。他佩服袁世凯,是认为袁能干大事,现在佩服秦时竹,认定总统更是干大事之人。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