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booktxt.io,最快更新国势最新章节!

能是实际阵地的大厮杀。

    “根据初步估计,在北路登陆的日军数量已超过1500人,并且仍在持续增加中,据前线部队报告,日军不但步兵大举登陆,就连火炮和其余物资也随同登陆;南路日军进展‘顺利’。目前已占领我军主动放弃的11处阵地,气势极为嚣张,人数仍不详,估计不少于2000。”

    “报,我军放弃老爷庙阵地,3营撤退至关家疙瘩防守,他们报告正面日军至少超过1000人、炮火极为猛烈,请求炮兵支援……”

    “3营伤亡如何?”

    “还剩下六成兵力。其中一成为轻伤员,重伤员和牺牲将士已经撤下来了。”

    “从2营抽调一个连给他们,告诉3营,我相信他们顶得住,炮兵群还不到发威的时候。让他们务必坚持!”

    “是!”

    炮火连天的中央阵地上,小鬼子下了大本钱,虽然只是佯攻,但却集中了一半多的舰炮用于火力压制和覆盖。缺少重火力掩护的3营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很多将士就在日军地连绵炮击中捐躯。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敌人并吸引视线,3营且战且退,一路杀伤日军。他们顽强的浴血阻击成功地吸引了日军的视线,让他们误以为正面抵抗的国防军至少超过2个团。有几个参加过甲午战争的高级军官根据历史经验,认为当时皇军一个大队就敢对数万清军发起进攻,现在一个大队的兵力对付几千支那国防军完全是绰绰有余,战斗打成这样已远远出乎意料了。

    “神尾君。前线的战事很激烈啊,支那人看来在中央阵地部署了重兵,不然……”加藤看着沙盘上地示意图说道,“南北两翼推进极快,各自有一个联队包括辅助兵力登陆推进,最远处深入敌境10多公里,唯独中央阵地进展缓慢,从上午打到下午四点钟。推进了不到2公里。按照这个速度,恐怕明天都……”

    “哈哈哈。加藤君真会开玩笑,现在敌军已在向中央集中了。”神尾骄横地说道,“南北两翼敌军几乎是一触即溃,可以看出人数不多、战斗力也不强,唯独中央佯攻地带打得这么热火朝天,可见支那的主力在此,只要我们继续吸引敌军的火力,等南北两翼包抄到位时,中央阵地的敌军主力恐怕就只能束手就擒。”

    “查明对方的番号了么?”

    “支那国防军步兵第11师,师长郭松龄,据说是支那总统秦时竹地心腹,11师还号称支那主力师……”

    “什么主力师,2个团连皇军一个大队的进攻都防不住……”

    舰桥里,神尾、加藤和一大批参谋军官笑成一团,谁也没有去仔细想,11师的炮兵群哪里去了?

    从态势上看,崂山湾附近的战事呈现极为复杂且奇怪地情形。日军的登陆作战概括起来就是三路分兵、扇形展开的态势,其南北两路进军顺利,在付出较小代价后轻松夺取国防军预设阵地,到第二天天亮时分,各约有4000人成功登陆,其先头部队更是深入沿岸40里外的地方,大批的军用物资、重炮也开始在滩头卸载。但中路的胶着却与南北两翼的轻松形成鲜明对比,神尾原定中路为主攻区域,希望能够在佯攻两路战斗打响后成功支开当面国防军而进军,但郭松龄寸步不让,与神尾打起了针锋相对的阻击战,双方在激战一整夜后打成了胶着状态,日军在付出上千人地代价后得到的仅仅是国防军修筑的前三道预设阵地,纵深不到15里,几乎每一个工事、每一段战壕、每一座丘陵都要经历反复争夺才能实现易手。战场范围并不宽广的中路阵地上落下的炮弹数量却是各路当中最多的,日军动用大口径舰炮拼命压制,国防军则灵活地运用迫击炮和轻型步兵炮大量杀伤敌人,夺取了局部范围内的火力压制优势。战斗中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面,日军进攻前炮火铺天盖地,压得国防军抬不起头来,一旦步兵进攻开始,弹幕开始延伸后,国防军布置地隐蔽火力点开始发威,迫击炮地曲射威力和步兵炮的快速移动将只有步枪和重机枪地日军压得寸步难行,再加上日军处于雷区行进和佯攻态势,使得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大量的生命代价。令国防军更为惊讶的是,日军在屡屡碰壁之后,依然没有调整战术,一板一眼的进攻套路正宗倒是正宗的,可惜实在是有些呆板。

    事实证明,11师所部官兵除了在小规模集群配合程度和单兵训练程度上稍逊于日军外,其余水平不是与之相当就是高出一截,特别是国防军配备的装备要远远好于日军。11师普遍装备了三年式步枪(即毛瑟1898k的中国版),虽较日军手中的三八大盖有效射程要近(三年式1200米,三八式2000米以上),但在不加光学瞄准镜的前提下,距离超过800米后普通士兵的视线就开始模糊,射击精度基本难以保障,三八式多余的800米射程毫无意义,相反三年式较短的枪管更有利于在狭隘的战壕中使用,而三年式使用的7.92mm尖弹更是远远胜于三八式6.5mm的子弹威力。

    日军此时使用的重机枪称38式重机枪,于明治38年(1905年)制造,是法国哈乞开斯空气冷却式重机枪的仿制品(全长1.193米,全重55.39公斤,口径6.5毫米,30发直排弹板式供弹,射速450~500发/分,有效距离2000米),又笨又重,用于进攻作战威力不如国防军的马克沁改型,此时日军基本还没有轻机枪的概念,而11师普遍装备的三年式轻机枪在克服了枪管发热和寿命短的缺陷后,在近战中爆发出了惊人的威力,日军后来在汇报中所说的华军“弹如雨下”虽然略显夸张,但基本描绘了战场情景,因为单就从弹药投掷量来说,一挺轻机枪消耗的子弹接近一个普通步兵排全部步枪齐射时的消耗,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倒在轻机枪下的日军老兵可谓是数不胜数。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