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booktxt.io,最快更新国势最新章节!

消息传出后,除了国社党对唐绍仪的理论表示谨慎支持外,进步党和国民党党团却旗帜鲜明地支持秦时竹。道理当然是明摆着的,进步党的议员,绝大多数都是工商资本家,名下都有大大小小的产业,如果政府能出面稳定经济,保障需求,自然是最好不过,而国民党的议员,工商阶层的不必说,很有一部分自命为劳工代表,倘若经济萧条、工厂关门,那厂里工人岂不是全体要失业?于公于私,都要起来呼吁。

    因此,就形成了异常迥异的情况,外面是支持秦时竹的多,但国务院各阁员反而是支持唐绍仪的为多。唐绍仪当然明白,现在已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和政治挂上了钩。在中国这个国家里,只要任何问题与政治挂上钩就没法回避,只能勇往直前地走,要么成功,要么被炸个粉碎,绝没有后退、回避的余地。别看国务院持保守立场的阁员较多,很多人也明里暗里赞同自己的观点,但那是因为秦时竹还没有真正要求他们表态,真要是现场表态,能有多少人支持自己就不好说了,这次总统办公会议,未尝没有这种考虑在里面。

    况且,就算是支持自己又能如何,两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好找?挤破脑袋想当官的人多得是,别看民国官员没有前清时节威风,各类暗地里、灰色的收入也在减少,但明面上优厚的俸禄,各类退休保障制度,都让人无比趋之若鹜。再闭塞的人,都知道民国每年的三大考,而9月份的公务员考试,特别是高等文官考试更是重中之重,一个普通官员都牵动社会关注,更迥论内阁成员这种文官最上层。他唐绍仪前清做过巡抚,民国做过两次总理,官早已经当够了,别人怎么想可还是未知数呢。更何况这次又不是讨论怎么卖国,而是纠结怎么治国,还是那句话,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只要总统今天露出换人的口风,明天扑过来想当官的就能从总统府一直排到前门大街!

    杨度还在阐述总统国情咨文的内容:一战结束以后,国内经济情况开始有了逆转,首先是各国的剩余物资开始涌现,转向远东销售,中国市场尤其是重点。一来中国的关税仍然较低,前清时节定下的关税是5%,民国三年利用废除厘金的契机,政府将其提高到了7.5%,后来又成功利用了一战的形势,迫使各国同意将关税提高到12.5%,但哪怕是12.5%,相对于主要工业国仍然是较低的水平;二来向中国进口变得有利可图,中国经济在大战期间大力发展,国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由于中日战争获得胜利而且持续时间不长,再加上各国,华元币值保持坚挺,在欧美列强币值争相贬低的时候,华元实际汇率上升了30-40%左右,进口商品的价格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以钢材价格为例,1919年4月7日德国宣布投降后,到1920年10月份,国内钢材价格已下跌了三分之一,而国际市场的幅度更大,接近40%,再考虑外币的贬值因素,哪怕加上12.5%的关税,进口钢材依然比国内要便宜。

    其次是市场萎缩、需求降低进一步制约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各国原本在远东的订单差不多排到年底,但战争一结束,形势就逆转了,各国宁可订金不要也不愿再履行合同的,北方战争在签订《鄂木斯克条约》之后也结束了,虽然国防军的订单不见得会取消,但国防军都是短期订单,最多也就维持到当年年底。工商联、全国总商会已做过估计,如果1919年订单指数为100的话,1920年将会是87,而1921年是6

    1922年恐怕只有58了……换句话说,如果形势不变,需求将会萎缩4成。

    最后是生产规模仍在急剧扩大的现实加剧了矛盾进一步恶化。除北方集团等少数企业在一战爆发前就大规模扩充生产能力外,其他企业都是在战争时期逐步扩大的,1918、1919的订单需求更是加剧了这种刺激。仍然以1919年的生产指数为10

    1920将会是120,1921会是14

    1922才有可能保持下来,换而言之,需求萎缩4成,生产扩大4成,中间不匹配的程度加剧2倍,再考虑进口冲击、出口受阻的情况,只怕恶劣3倍都不止。

    中国经济,已经在悬崖边了……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