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booktxt.io,最快更新想娶女帝不正常吗?最新章节!

    大晟朝的江南地区,遭遇倭奴海寇的进犯,这无疑是正英朝的一件大事,也正是从这里,揭露了大晟朝目前缓缓走向腐败的朝政。

    陆成安走进太和殿的时候,路过的太监向他小声地提醒了几句,让他顿时知晓了殿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

    又看到传令的太监朝着宫外快马加鞭的身影。

    陆成安在心里暗暗想到,没过多时,就是他这个萌新要跟朝中大佬过招博弈的时刻了。

    他走进殿内。

    首先看到了两边端坐着的晋王、秦王殿下。

    “汉王殿下到——”

    入主东宫的汉王殿下,换了一身漆黑色的蟒袍,腰间挂着一道金色的丝带,从这套足以称得上是太子仪仗来形容的皇袍来看,身份之尊贵,当下是展露无遗,她走入殿中,微微施礼,坐在右手边的第一座。

    要传唤大臣过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正英帝之前对陆成安的【改土归流】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晋王和秦王的再次推举,自然是让正英帝对陆成安的本事有了更深的好奇心。

    不过【改土归流】是大局上的策论,更类似于一种克制土司的政策推广,跟这次急报中的战事毫无关联。

    这两者是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正英帝也不对陆成安抱有太多的希望,他认为晋王和秦王在此推荐陆成安的主要原因。

    完全是因为他这个父皇对陆成安的【改土归流】策论大为推广,所以自以为是地揣摩他的心意,认为他正英帝要‘重用’陆成安,于是顺水推舟,既迎合他这个父皇的心意,又卖了陆成安一个面子。

    正英帝看了陆成安几秒钟,手上拿起那份标红的奏疏,淡淡道:“朕召你来,你可知道缘由?”

    “臣不知。”陆成安低头道。

    正英帝一字一顿道:“你是南方人,你应该是知道这时常进犯朕大晟疆土的倭奴吧?”

    知道,这可太知道了。

    放地球上,这可是自大唐开始,就不断跟中国对着干的国家。

    而大晟朝所处的位置,毫无疑问就是华夏族群的地域,最为重要的是,大晟朝在前晟时期是跟大秦同属本源的关系,而后晟所处的时期,更是大汉王朝的重要关头,陆成安对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是有认可感的。

    在模拟中可以看到,这是涉及了一场沿海世家、走私商人、倭奴流寇之间,三方博弈的大案,还是大晟朝的六大案之一。

    陆成安现在的脑子很清楚。

    查,是一定要查的,但肯定不是现在去查。

    现在还是把这个事情想的简单一些。

    只当成是倭奴流寇的进犯来处理,是最好不过的处理手法。

    毕竟如果要去深究这个案情,整个情况是过于复杂,而且牵扯甚远,一个弄不好大晟朝自己内部就提前崩盘了。

    陆成安在模拟中查这个案情,是把自己也弄的是九死一生,不是被一位锦麟卫救下,他早就死了,还解锁什么四大案的本纪?

    这样简化下来,单单对付一帮倭寇。

    陆成安都不需要苦思冥想什么劳费军力的办法,就能把倭奴们给收拾的明明白白。

    “臣略有所知。”陆成安立即说道。

    还未等陆成安说话,说出自己的看法。

    正英帝冷笑了一声。

    “这小小的倭奴,都成了朕的大患,你说,这可笑不可笑?”

    正英帝对于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因为倭奴的来历,正英帝不可能不知道,作为皇室中人,还是泰熙帝唯一的儿子,他从小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有大晟朝最全面的知识。

    正英帝知道倭奴是来自于海的对面。

    在泰熙帝时期,这倭奴就经常来找事,还打到新罗、百济那里去了,这俩小地方的人来大晟朝求援。

    结果泰熙帝派出官兵,轻轻松松就把进犯的倭奴给打碎了,还缴获了一批俘虏,发现这倭奴人的身材普遍矮小,厉害的地方是这些人有股狠劲儿,不怕死。

    但,有了先帝轻松取胜的例子,正英帝就奇了怪了,怎么到他手上,还能有总兵输阵输给倭寇,甚至还战死了。

    这一点,是正英帝最想不明白的。

    其实,倭奴厉害的一部分问题还是在于技术外流这一处。

    日本太刀的厉害之处,更是达到了朝贡这一档,大明甚至很乐意接受太刀的上贡,可见太刀做工精细又锋锐的特点。

    虽然官方很鄙夷地将其称呼为‘倭刀’,但明朝中后期按照‘倭刀’的制式,制作了很多本土化的刀具成为军方的制式装备。

    而只要有交易过、有互市过、有文化上的来往,大晟朝跟唐朝的情况是一样的,这种技术外流是完全阻挡不住的。

    所以,这股在东南地区的‘倭奴海寇’,必然是人为蓄养的一种为利益所驱使的雇佣兵。

    但背后是谁蓄养的,那就不为人知了。

    陆成安可以肯定的是,养这些倭奴海寇的人里,两国的走私商人必然是其中之一。

    毕竟把大晟朝的商品弄到海外,是一个非常暴利的生意。

    倭奴海寇演都不演,初始交易都不想做,直接就抢了卖,这样的无本买卖,收益实在是太高了。

    所以,混杂在东南地区的倭奴海寇很难处理,因为他们都不是一个整体,是多个不同团队组合的。

    有的是海外的,还有的是大晟王朝自家的人,当地的乡绅、官僚、驻军甚至是世族都混在里面。

    有些人甚至白天是大晟朝的渔民,夜里换身衣服,就成了倭奴,装成‘倭奴海寇’来抢别人家的生意。

    这才是倭奴海寇源源不断出现的原因。

    背后隐藏的收益实在是太大了,这批人死完了,还有下批人来,无非就是换批人给主子效力。

    而为什么这群人的战斗力凶悍,一个是由背后主子提供的装备足够好,一个是都不怕死,都是亡命之徒,有金钱作为自己的信仰,这样的情况下,造成的破坏力能不大吗?

    殿外,太监用着尖利的声音喊道:“长孙明、蒋德、陈禹斐到!”

    话音落地。

    “宣他们入殿。”正英帝转移了话题,很显然他不认为陆成安有什么好办法,现在只是趁此机会,闲聊片刻,真正解决问题的人,他还是寄希望在丞相和其他大臣的头上。

    没多时。

    长孙明身着官袍缓缓入殿,在他身后的三朝元老蒋德、吏部尚书陈禹斐。

    喊上蒋德是因为前朝就有倭奴海寇犯边的事情,蒋德当时是处理这些事务的老臣,应该是熟知如何对付这些倭奴的。

    这三人来之前,就问过消息。

    而且最近东南那块地方,也的确不太平,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

    在正英帝又将之前的内容说了一遍。

    三朝老臣蒋德立刻执手走出阵列道:“陛下,臣以为这些倭奴海寇攻城,为利而来,若是无利可寻,自会消退,依臣之法,可根治海寇。”

    “故此,老臣认为,东南沿海这边应当执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严打朝中腐败,将那些和海寇勾结的百姓绳之以法,彻底掐断我朝和外界的互市通道,如此一来,这倭奴海寇随风而灭。”

    正英帝听到对方刚正不阿的洪亮声音,不得不说,气势好,听起来就感觉对方说的很有道理。

    但是长孙明只是瞥了一眼,不动声色地摇了摇头。

    吏部尚书陈禹斐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蒋德这套刚是刚了点,说还是说在点子上的,这些海寇是因为利益而诞生的,只要让他们无利可图,不就自己消退了吗?

    陆成安听后,直接站了出来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如此作为。”

    正英帝看向陆成安,不禁迟疑了起来,之前问陆成安不说话,怎么三朝老臣蒋德一说话,陆成安就出来说不是了呢?

    当然不是陆成安故意挑准了一个时机出风头,而是蒋德这个办法,是找死之举啊。

    蒋德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严打。

    加强海禁的政策。

    说白了,就是一刀切。

    通过这次倭奴进犯的事情,严惩腐败、走私行为,加强海禁,使得从本质上,让这一条利益链消失。

    可是这严打政策,只会招致当地官员阶层与底层百姓的反对。

    因为除了倭奴海寇要在海边讨生活,当地的百姓和商人也要在海边讨生活。

    以至于当地的官员都将这条利益链当成了自己中饱私囊的工具,这让官员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商人、老百姓这些大小走私集团的保护费。

    对于那些在海上讨生活的商人和老百姓来说,海禁政策下,海商利润实在太过丰厚,虽然要贡献一部分保护费给官员们,但还是有赚头。

    因此,他们对于腐败,可以容忍。

    蒋德的一刀切,是什么操作呢?

    相当于是让两帮人都没有活路,加强海禁,不允许官员们收海商、百姓的保护费,百姓和海商不能做走私生意。

    当然一定程度上,这倭奴海寇也没办法做走私了,他们没有了收益来源,失去了经济作为支撑,倭奴海寇也消失了。

    但是,你这一招割裂了太多人的利益,你敢这么做,不出一个月,当地的官员们就能想办法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倭奴海寇之乱,严格意义来说,就是海禁政策之中衍生出来的一个背景情况。

    大明朝有个呆子,叫朱纨,时任东南总督,他就是严打派的代表。

    提出来海禁之后,没有多久就被迫自杀。

    他就是用这一套一刀切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结果被人给先解决了。

    是个好人,也是个可行的办法,但是在封建王朝,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就是取死之道,而且海禁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

    闭国锁门先不说,还让沿海很多的百姓少了一个讨生活的方式。

    “蒋公若是那么做,我只怕是大祸将至。”陆成安正想把心中所想全部说出来,又欲言而止,他只能这样去提醒。

    因为海禁政策,是大晟王朝祖上留下来的一种政策,陆成安怎么敢当着正英帝的面前说海禁政策带来的种种问题,再把走私、和那些收取贿赂的沿海官员曝光出来。

    他陆成安,命不要啦?

    这波仇恨,陆成安敢硬拉,足够让陆成安死一百次。

    其实蒋德话说到这里,又有陆成安的这一手暗示,是让正英帝已经回想过来这些地方到底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他秘而不宣,故作不知。

    陈禹斐已是恍然大悟。

    长孙明讶然于陆成安的见识,东南地区的情况错综复杂,影响牵扯甚远,他也不敢擅动丝毫,这次只想纸糊一下,把这些倭奴海寇杀了便是。

    至于怎么根治,长孙明不想去想办法,而且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陆成安能想到蒋德这套办法是找死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非常高明的了。

    “父皇!”晋王扯了扯嗓子道:“按儿臣来看,这倭奴海寇不就是为了做生意来的吗?我们放宽乃至取消海禁,那么倭奴不就消失了,还能让老百姓去做生意,甚至百姓们为了生意,也会跟这些抢劫生意的倭奴干起来,不再出现勾结倭奴的情况,如此一来一些不好处置的问题和海寇进犯的问题,咱们一口气全都给解决了。”

    晋王眨了眨眼睛,对着陆成安暗送秋波。

    陆成安没有想到,晋王会跟他一唱一和,唱双簧。

    晋王殿下!你是我的超人啊!

    海禁的政策,绝对不能让他这个作为臣子的人来提,因为会成为很多人的靶子。

    可能正英帝也会因此怀疑陆成安的成分是否沾了些问题。

    但是,由晋王提出这一块的问题,作为皇室,晋王是不怕被正英帝骂的,而且海禁的政策,是祖上留下来的政策。

    是谁的祖上?

    那是晋王的祖上,是正英帝的祖上。

    他们讨论,就不会有半点的问题。

    陆成安立刻接过话柄,“殿下,海寇抢劫,还有一部分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在沿海地区的军事实力太弱,抢劫的利润实在太过丰厚。”

    “若是没有剿寇震慑贼寇的话,他们该抢的还是要抢。”

    “我们开放对外贸易的前提是,你得有充分的实力去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不知不觉中,陆成安和晋王之间的一唱一和,成为了话题之中的主角。

    “所以,依你之言,开海是一件好事吗?”正英帝忽然的冷哼声。

    打断了两人在台上的‘眉来眼去’。

    这让陆成安立刻停下话语。

    低下头来。

    “开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