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booktxt.io,最快更新想娶女帝不正常吗?最新章节!

    凉州的管氏想要偷袭占据晋阳的蒙古,分为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们所在的位置太接近了,互相榨取了各自的生存空间,管氏想要顺势而下,在乱世之中成就大事业,一定要拿下晋阳这个北地重城。

    从远交近攻来看,现在卡住了凉州管氏扩张路线的就是这块晋地。

    何况晋阳是北方的经济中心,更是北方最重要的城池。

    想要统一北方,晋阳一定得拿在手上。

    南方的陆成安看起来来势汹汹,但管氏在没有得到晋阳这块地方之前,凉州根本没有资格和陆成安扳手腕,连对视的资格都没有。

    只有拿下晋阳,吃掉了晋地,他才有资格重视陆成安这支南方势力的威胁。

    这不是远见不远见的问题。

    打不掉蒙古人占据的晋阳,凉州人就一辈子卡着脖子,下不去也上不来,只能窝在地方当个割据势力。

    甚至蒙古还能反推吃下凉州。

    生存都出现了危机,还想着几年后才需要面对的大敌?

    第二点,管氏和羌族世代交好,关系密切,这是管氏能在凉州混得风生水起的主要原因。

    凉州胡人和晟人混杂,但是,胡人远比晟人要容易掌控。

    晟人心里还有很多的如意算盘,这帮胡人就是一根筋了,好忽悠的很。

    而蒙古在草原完成了局部的统一,势必是和羌族交过手,现在凉州最重要的胡人军队都是羌族人组成的,管氏没有任何和蒙古人交往的理由。

    至于第三点,那就是这个时机来之不易。

    南方的陆成安想要攻川蜀,但是川蜀有个最厉害的地方,叫做地形优势。

    如果川蜀的孟华政权打防守战的话,陆成安会被拖的很难受,而且不熟悉川蜀地形的陆成安,一旦在这个战场上僵持住了,他的力量是和孟华对着消耗的。

    管氏轻飘飘的一句话,亲善同盟安抚孟华,随便派点骑兵进入陆成安的管辖区域,骚扰一下粮道,抢劫一下当地的财物,就当是给川蜀人出力了。

    说到底,盟友这东西,就是拿来卖的。

    川蜀人和南方人拼得你死我活,对凉州的管氏那也是一种潜在的收益。

    双方的力量都下降了,那不就等于变相加强了自身的势力。

    如果管氏拿下了晋地这片地方,川蜀人又和南方人打得不可开交,无论下一步他顺势攻蜀偷袭队友,还是联合川蜀同拒南方,都是有机会夺得天下的。

    除非川蜀被陆成安给攻灭。

    那样的话,管氏必须最快速度统一北方,形成二分天下的局势。

    那晋阳这块地,他管氏仍然是放不下的。

    这是管氏趁势要偷袭的原因。

    【安文六年三月,凉州管氏调遣军队,发兵晋阳,管彰率领三万凉州士卒,一万凉州铁骑攻城,管彰料想蒙古人趁势攻打天京府,兵力空虚,优势在我,此战必胜!】

    【安文六年四月,天京府的中央朝廷再次发动了政变,而这一次起事政变的人是朝中的重臣,地方的士绅,他们提前数月就暗通了蒙古,表露出欢迎蒙古入关的态势。】

    【这突如其来的倒戈,猝不及防下,给了晋王麾下的官兵极大的重创。】

    【吕琯趁乱带着晋王的世子协同亲卫队一路往外砍杀得以逃生,在接应到了晋王以后,他和晋王商议片刻,再度杀回了旧都,吕琯陪同晋王在皇城之中救回了安文帝。】

    【“我吕氏世世代代受大晟君王器重,国家大难,都城被破,我吕琯已是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祖辈。”】

    【吕琯将手中的佩剑插入脚下的土壤。】

    【宝剑露锋芒,光寒照九州。】

    【在目睹了国都内那些达官贵人向着入境而来的蒙古人情愿做奴仆,甚至是甘愿为其引路的模样,结果他们在天京府内却难以筹集到银子和粮草。】

    【这次朝廷之中的狗贼们更是干脆和外人达成了里应外合的共识,背弃了朝廷,让吕琯深深地感叹了一句,“世态炎凉...世态炎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天京府被蒙古军占领。】

    【吕琯率着已然所剩无几的亲卫部队护送晋王、安文帝赶往青州投奔齐王。】

    【恭喜蒙古触发了特殊事件——开门入关。】

    【大晟王朝在天京府内的地方乡绅、士大夫在沉思过后,斟酌了解之下,看到晋阳城的情况一切安好,做出了重大决策选择欢迎蒙古军入关。】

    【投奔蒙古的情况下,以外来族群的能力,难以分辨出大晟王朝的内部情况,并且对方为了笼络当地人,极有可能会选择有利于士绅的个人利益、家族利益的方案。】

    【与其和颓势已显的大晟王朝负隅顽抗,或是将身家性命交给南方的起义军,还不如像晋阳那些地方一样归顺于蒙古。】

    【反正也没听说过蒙古人大开杀戒,剥夺他们财产的事情。】

    【地主乡绅对蒙古的立场提升了。】

    【大晟王朝仅剩的地方被蒙古吞并,凉州管氏始料未及的便是在整个朝廷竟然没有反抗的余地,顷刻之间就被蒙古击溃。】

    【在蒙古人反应及时的情况下,凉州管氏攻打晋阳城的计划失败,管彰中箭,损失了足足一万的凉州勇士,而在撤退的路线上,蒙古人骁骑的穿插配合着超强的机动性,追杀了数千溃军,致使凉州管氏额外损失了将近四千余众的步卒,这迫使管氏不得不退缩回到凉州。】

    晋王知道这帮大臣不值得托付,没想到这帮大臣能烂到这种地步。

    她知道政治是讲利益关系的,但最起码的道德该有一些底线还是得有的。

    但是这帮人连仅剩的底线都抛下了。

    还在为大晟王朝效力的情况下便暗通蒙古,跟对方来往,等到蒙古打过来的时候,直接是倒戈,如果不是吕琯和晋王对兵权控制比较强,这次毫无逃出来的机会。

    而且,【终晟之时】的恶性效果是针对大晟王朝的,却没有针对外来族群。

    在己方内部薄弱的情况下就是变相加强了蒙古人各方面的能力。

    大晟王朝内部在混乱,朝中大臣各种反对大晟王朝的统治,但是这帮子反对她们的人,在欢迎蒙古人的立场上却表现出整齐划一的共同立场,这减去了蒙古攻城时太多的阻力。

    晋王想明白了自己这一次模拟,她最大的错误是太重视亲情了,不想抛弃秦王和其他妹妹。

    当时,晋王往川蜀跑,那个地方还有自家的族人,联合吴明整合一下地方,现在的川蜀政权就不是这个孟华,而是她晋王了。

    大晟王朝这个局面是一定会被灭掉的,因为底子彻底臭掉了,班底全烂了,没人想着帮大晟王朝继续续命,都想着怎么给大晟王朝落井下石。

    风气上烂了,人也不好用,偏偏还不能大规模的换人,只能跟着他们僵着。

    想着枯树逢春实在是太理想化了。

    这场赢的局面,在于不破不立,用自己的力量推翻大晟王朝,重新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朝代。

    拿新班底来治国。

    也只有这样才能根治大晟王朝身上的顽疾。

    而且晋王现在根本信不过在青州一动不动,一直在养精蓄锐的齐王。

    齐王根本就是在等待时机出手。

    她们落在了齐王的手上,保不齐又是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哪怕这个天子已经心态崩溃了,陷入了借酒消愁的模式,但她的身份依旧是这个王朝的正统继承人,所以晋王思考下来,认为这次是必须要改道的。

    【安文六年五月,晋王命令吕琯改道而行前往应天府投奔陆成安。】

    晋王投奔陆成安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她和陆成安有个儿子,投奔孩子他爹有什么问题吗?

    在晋王思考下来,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