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顶点小说网 www.booktxt.io,最快更新想娶女帝不正常吗?最新章节!

    作为一个去哪都能搞点事情的人。

    陆成安实际上在防范挨打的意识上是始终在线,心里存着无数套应急的预案。

    你不能什么事情就知道当个莽子,啥也不管,咱就冲,死了就开下一次模拟。

    模拟是模拟,现实是现实。

    没有熟悉信息前,可以大力出奇迹,怎么鲁莽怎么来。

    信息全面以后,现在的陆成安已经很沉稳了。

    也就偶尔来那么一手骚操作。

    毕竟你拿模拟的玩法套在现实上,稍有一招失手,不一定是单人上路,搞不好是全家桶,虽然陆成安现实之中,早就和原先的家族分割,算是分家了,但皇帝一怒之下,非要诛三族的话,你硬说分家了,该全家上路的时候,还是要全家上路。

    所以陆成安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真要开展什么新套路,那也只玩最新的。

    而越是成熟的手段之下,陆成安那是越来越理解海瑞。

    年轻时诋毁海瑞,长大时理解海瑞,成熟时佩服海瑞。

    之前陆成安对海瑞有一定的偏见,主要在于海瑞在职业仕途上,其实做出来的政绩并不能说是有多耀眼,他先不说能不能跟张居正比一比,海瑞和高拱、徐阶相比,业务能力上都不一定能拼上一拼。

    但是海瑞却被很多人推崇为能力极强。

    受到某本书的影响,陆成安那会儿是觉得海瑞有些名不副实的地方。

    然而陆成安真正踏入了这一领域,才能知道海瑞的不容易。

    就说这个寒微的出身,海瑞能一路成为正三品的官员,那都是封建王朝里的奇迹。

    相比起两湖、江西、南直隶、浙江等等文学比较昌盛,教育比较完善的地方不同。

    海瑞从小学习的环境是海南,在那个年代,海南别说是科举的荒漠了,像样的城市都没有,自隋朝有科举以来,过了足足三百年,直到宋朝,海南才出第一个进士,这还是因为受益于苏轼流放海南,在那边教书育人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相比起其他人,海瑞在做官的时候,更注重地方教育的原因,因为他是真的知道穷苦人读书有多难。

    而大明时期,为了照顾各地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将科举分为了南榜和北榜,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不是南方考生对手的北方士子。

    倒霉的是海南就是分在了死亡之组的南方。

    海瑞能杀出乡试,但是在会试之中,他所面对的是那群身经百战的江南士子,是从小教育资源就超过他的精致士人。

    开局的难度就拉满,想要做官全部看命,四十岁刚刚混上八品教谕的岗位,你还能要求身为平凡人的海瑞做到更多的事情吗?

    但偏偏海瑞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做到了很多超出他身份的事情。

    光是海瑞这个出身就已经杀死了绝大部分跟他同台竞技的对手,何况海瑞硬是在史书上杀出了一片天,让绝大部分人记住了他。

    陆成安这次会有如此深刻的体会,是他发现不参加科举、不想办法考取功名的情况下,天然就是一个劳苦命。

    在陆成安的视角上,他想着的是自己立功升官,而平倭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功,把这些事情做好了,那不也是有上升渠道吗?

    实际上,陆成安想错了。

    他平倭越成功,那么距离权力的中枢就越远。

    这让陆成安已经在武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相对应的,成为武臣以后,就要面对文官集团的施压,地位上差了一截不说,想要做事也要被节制,在政务上,陆成安更不存在有插手的空间。

    自正英十九年陆成安从草原回归以后,他在朝中就是领着闲职,混着俸禄,岳父也没有指派什么任务给他,就让他在京城当闲官。

    之前陆成安靠着平倭的大功,父皇狂喜之下,让陆成安暂代京兆尹的职务。

    可这次回归,陆成安从草原上逃难归来,这前几年立下来的功劳,现在还能作数吗?

    显然是不能的。

    文臣强势反弹,而陆成安的出身确实有点被卡住的意思,再加上事功学说大行其道,同样是让陆成安这个事功学说的发起人受到了守旧派的打击,天京府的大儒们,都是强烈反对事功学说的。

    有人专门研究事功学说的薄弱点,专攻此道,来攻讦陆成安。

    喜欢事功学说的人多,反对事功学说的人也多,而守旧派往往是朝堂地位比较高的老前辈,陆成安回京以后,所面对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而汉王她们的支持,在现阶段根本没有用。

    当老大的是岳父,岳父要考虑的,必然是朝堂中多数人的利益,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混乱,给了陆成安闲职高俸,养着却不重用。

    这让陆成安心里苦啊。

    在和平年代当武臣,就是纯坐牢,在没仗打的情况下,时不时就被文臣讨伐,拎出来刷个名望,这让陆成安确定了一条基本路线,那就是来年一定得去科举。

    只有魔法才能对付魔法。

    主职还得是文臣,武臣要拿来当隐藏职业,关键时刻露一手当杀招。

    陆成安现在比较念想的就是自己的儿子。

    在没有自己的培养之下,陆成安不知道陆谦己能变成什么模样。

    满打满算,现在也快七岁了。

    唯独让陆成安想不明白的是,汉王她们都在京城待着的情况下,是怎么做到让岳父在昏君的路上迈开步狂奔的。

    人嘉靖道长,在前期那也是打出过嘉靖中兴的天才新人出道。

    在好好引导的情况下,父皇有天命加持下,应该不至于歪成这样。

    然后,陆成安查了一下这些年,他不在京城的时候,其他人在做什么,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除了汉王以外,所有人都在各种博取岳父的好感、立场。

    收益是有的。

    你看看晋王这些年囊获了乱七八糟的权限,什么开采权,岳父是全权放给晋王的,而晋王也是各种赚钱给岳父花。

    这俩人,主打的就是一个合伙搞钱。

    当然,晋王也通过这样赚钱的方式,为岳父培育了一支新的军队。

    【晋王·胜虎骑】。

    是金色品质的特殊兵种,而且战斗力非常高,然而晋王付出的代价是,她为这支骑兵掏出的银子可不少,简单来说,一个【晋王·胜虎骑】的造价,是陆成安鬼嵬军的五倍成本。

    培育出一个【晋王·胜虎骑】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是鬼嵬军的整整五倍!!!

    而且在军纪方面,【晋王·胜虎骑】远低于鬼嵬军,战斗力上猛是猛的,可这资源也吃得太多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高费低能。

    排行老四的宁王,更多的是稳住了正英帝。

    长孙明东窗事发以后,正英帝是彻底清算,毕竟先前还给了一些面子在长孙明的身上,念了旧情,只把长孙明的党羽杀一杀,岳父就放下了长孙明,不再追究。

    可谁能想到长孙明还真包藏祸心,有谋反之嫌,那岳父就没留手了,一口气株连三族,一套带走,而宁王和秦王母族都是长孙一家。

    可正英帝株连了那么多人,却也没株连到自己的女儿头上。

    得亏是宁王深受岳父的信任,不然这件事情,有她们吃苦头的地方。

    秦王也是顺势浑水摸鱼,在这个过程中救下了一些跟长孙明关系不深,却因为地位缘故不得不依附在长孙家身上,结果还要被正英帝所迁怒的倒霉蛋。

    如此一来,朝中的三角关系是稳固了。

    汉王东宫一派是成型最早,成势最快的。

    晋王的勋贵一系是后来居上,毕竟长孙一家受难以后,吴家就成了其中的受益人,再加上晋王自己主动伸手兵权,差就差在政治底蕴上不太行。

    秦王和宁王不知道是达成了什么样的暗中关系,暂时联手了,怎么说秦王和宁王都是同父同母,同胞姐妹,血缘关系上,比其他人更接近。

    陆成安想了想,宁王会和秦王联手,也不完全是血缘关系,而是宁王一党的势力也不小,她宁王依附在汉王身上,汉王之势就一面倒碾压晋王了,她宁王依附在晋王身上,晋王之势就一面倒碾压汉王了。

    宁王两不相帮,自立一派,反而容易引起汉王和晋王一同向宁王发起橄榄枝。

    那么,宁王就只需要待价而沽了。

    而且宁王也不好帮别人,帮谁都是彻底得罪死另外一个人,那还不如自己带个队伍出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